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数据研究 > 评论

评论

用金融工具铺就绿色丝路

时间: 2017-05-09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孙允广

核心提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在投资贸易中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为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绿色金融应运而生。

用金融工具铺就绿色丝路

——专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王遥

本文作者:王遥

王遥,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研究员,气候...

Ta的文章进入专栏>>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在投资贸易中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为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两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 

记者:绿色金融如何助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遥:“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顶层战略,既是一条合作共赢、责任共担之路,也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绿色金融迅猛发展,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带一路”也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发展潜力。贯穿亚欧非大陆的路线上有不少的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生态环境也较脆弱,要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不能缺位。 

目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助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领导力,主动推广与普及绿色金融工具,积极推动对外投资绿色化,重视相关投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学习、借鉴“赤道原则”等国际标准,强化国际交流,摸索出一套适用于“一带一路”发展的绿色金融标准,与其他国家携手推动绿色投资与绿色转型。 

记者:当前,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王遥:中国正在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从政策来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央行等七部委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并将出台鼓励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措施。从实践来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指数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从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来看,绿色信用评级和认证、绿色项目库以及相关能力建设等工作,也逐步在开展。 

然而,绿色金融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和金融发展基础。近现代以来,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资源禀赋、产业分工、地缘政治等因素制约,在现代化进程中明显落伍。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愿望十分迫切,但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做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却仍然是一大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上还处于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挂钩的阶段,资源环境压力仍在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绿色金融发展严重缺位。

此外,绿色金融仍面临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析工具和能力缺失等问题,亟待政策跟进、实践创新、能力建设及各项配套措施和工具。 

记者:您认为该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绿色金融能在其中起到哪些作用? 

王遥:绿色金融是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的“润滑剂”。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我们要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发展绿色金融就是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采用金融手段优化配置资源,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产业,从而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记者:目前有哪些有代表性的绿色金融产品成功推出,如何让企业和社会接纳此类产品? 

王遥: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正在日益丰富,已经成功推出了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绿色ABS、共同基金、绿色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等多个绿色金融产品。其中,绿色债券市场在2016年获得了飞跃式发展,全年在境内外市场共发行贴标绿色债券 2300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绿债发行的 40%。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17年2月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达7.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8.8%。

绿色金融产品已经逐渐取得更多金融机构的认可。要让企业和社会接纳绿色金融产品,首先得普及绿色金融概念,让公众理解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政府与市场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广绿色金融产品。通过在绿色产业领域出台配套法律法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绿色金融产品。最后,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继续开发更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

记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环境正遭受由外部自然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您认为该如何优化沿线国家投融资环境? 

王遥: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威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安全,也将影响到“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要想让“一带一路”区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沿线国家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必须大力优化当地的投融资环境。首先,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符合国际规范、高效适用的环境社会标准。其次,通过出台强有力的政策设计,增强国内外投资机构的投资信心,刺激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发展,为“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动力。

最后,要推动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并为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产业提供有利的发展机遇,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 

记者:“互联网+”能否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新的突破? 

王遥:传统金融服务绿色行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效率、贷款额度、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人力投入少、服务不受时空限制、运营成本低、产品更加个性化、业务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可利用“互联网+”将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市场和大众中去,使绿色融资工具逐渐多样化。发挥互联网渠道优势,可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绿色金融的大众参与度,为绿色金融发展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推动沿线地区经济的转型与升级。(记者孙允广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