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数据研究 > 研究

研究

绿色供应链是我国绿色转型重要抓手

时间: 2016-12-0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张丽敏

       中国对于发展绿色经济需求迫切,但是绿色转型涉及多方面、多行业是个任重道远的目标,如何有效地促进我国绿色转型的进度,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日前多位专家在由中国贸促会、欧盟亚洲转型项目、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贸易中心共同主办,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和京东集团联合承办的“中欧可持续供应链高层论坛”上从多维度出发讨论了我国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

  绿色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绿色供应链的含义是以绿色制造的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或者是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可见在绿色转型中建设绿色供应链必不可少。

  中国从2011年开始就通过政策研究和试点示范,鼓励企业进行供应链建设,例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就在天津开展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示范的项目,在开展试点的这段时间里,天津也颁布了绿色供应链产品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并制定了 《天津市绿色建材和设备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绿色供应链已经从概念落实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实际行动上,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徐庆华介绍,部委出台的促进绿色消费和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工业的政策在地方层面也已经开始实施。比如广东就将绿色供应链建设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未来对于绿色供应链我国也丝毫没有放松。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表示,“十三五”期间,商务部将着力推动绿色商场及绿色市场相关标准的贯彻落实,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流通主体。同时开展零售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试点,引导企业建立绿色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
  尽管中国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绿色供应链的建设,但是毕竟这是个外来概念,起步较晚,因此随着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张,绿色供应链进一步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徐庆华从三个方面道出了目前中国在绿色供应链方面的不足。
  首先,在政府层面。中国虽然已有涉及到绿色供应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但是由于缺乏直接针对绿色供应链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具体行业的认证标准,因此,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还有一些政策障碍。
  其次,在企业层面。中国多数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于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仍然比较陌生,企业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成本远小于绿色供应链引发的管理成本,导致多数企业仍然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的追逐目标,只有在经济利益刺激政策和法律强制规制下,才会采取绿色的行为。
  最后,在消费者层面。当中国普通消费者对于绿色消费理念的认识还处于培育阶段,环境知情权的概念还远没有得到普及,多数消费者仅仅满足于追求产品是否绿色、是否安全,而对于企业供应链的物流环境是否绿色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徐庆华建议,第一,建立并发展绿色供应链的认证制度。针对目前绿色供应链制度和标准缺乏、主管部门难协调的现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结合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和发展绿色供应链认证制度,使绿色供应链做到可操作、可监督,做到有章可循、有依可据。
  第二,推动企业实践,创建中国绿色供应链的激励体系。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也提供了良机,应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动企业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企业意识到发展绿色供应链能够成为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新机遇。
  第三,不断宣传绿色供应链理念,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要在全社会中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培育公众绿色供应链认知意识,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第四,推动绿色供应链更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合作。与绿色供应链为主题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国际间绿色贸易对于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绿色供应链,无论是在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履行国际承诺、推动绿色产品走出去、提升出口竞争力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则认为,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绿色制造最根本的手段。 “我们在行业里推进很多绿色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去解决一些我们现在很头痛的环保问题。 ”
  他表示,在整个产业治理模式上,数据化和交互化可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透明度、可追溯,这也是创新性的供应链。因此,可以利用数据化,利用工业大数据来推动整个供应链、采购商、供应商。例如,非政府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可以建立一个平台,向全球提供可持续采购地图,而平台可以包括社会中合规的评估、绿色制造在线评估、信息透明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在线的编辑和发布。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