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一带一路”发出积极信号 绿色金融即将破冰入春

时间: 2017-05-17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发布了《中国绿色金融政策2016年度报告》,报告显示,绿色金融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根据报告内容,绿色金融首次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纲领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由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2016年G20峰会,中国还首次将绿色金融议题引入G20议程。由此可见,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正在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终于迎来了春天。
 
  在绿色金融全面迈入春天里之际,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四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前发布该文件足以表明,我国对绿色产能和资本输出的重视。不出意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被纳入其中,结合环境信用和绿色金融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促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落实环保责任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随即而来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也提到了这个观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女士在接受采访时也声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通过中国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完成一项行动计划,其中一部分就是为金融机构和投资提供服务支持,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绿色融资。文霭洁女士还表示,绿色融资正在成为金融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云飞在谈及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时建议,要加大绿色投资融资力度。张云飞提出,早在2016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时就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如今,在夯实“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际,加强绿色投资融资将成为必然路径。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助推器,也成为了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对此,业内专家解析称,我国绿色金融将发挥优化配置作用,加速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绿色金融还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建立将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深入剖析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就说道,这将是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方式。
 
  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到“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确定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未来方向。同时,这也是在绿色金融发展瓶颈上撕出了一个缺口。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要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具体而言,我国鼓励金融机构、中国参与发起的多边开发机构以及相关企业采用环境风险管理的自愿原则,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并且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环保合作项目落地。
 
  《中国绿色金融政策2016年度报告》给绿色金融产业发出了“迎春”信号,“一带一路”建设给绿色金融发展铺就了“入春”的阳光大道。政策框架雏形已成,市场建设已经逐步趋于稳健,国际合作需求带来了利好,绿色投融资发展即将迈上新征途。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