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APEC绿色 > 投资贸易便利化

投资贸易便利化

中非莱基自贸区: “一带一路”上的新明珠

时间: 2017-04-21    来源:中国建材报    作者: 曾蕴瑶

■本报记者 曾蕴瑶

据商务部网站发布,近年来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展顺利,中国企业在36个国家在建合作区77个,其中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合作区56个,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和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个个逐渐发展起来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正如同“一带一路”上闪亮的明珠,集聚了中国的优势产业,拉动了东道国的就业、促进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展开境外经贸合作区分布图,我们可以发现,非洲和亚洲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市场。对于我国来说,非洲是一块投资和贸易的热土。目前中国已在非洲5国创办了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这些合作区借鉴中国开发区的经验,集群式地引入中国企业投资,形成产业链条,带动当地资源深加工和制造业的发展。为此我国还专门成立了中非发展基金,对到非洲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和项目予以参股支持。对于非洲国家来说,真正的发展要靠贸易合作而不是靠慈善援助,只有贸易发展了,才能带动产业发展,在今天的非洲国家,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的人最清楚。

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四清,请他谈谈境外经贸合作区这几年的变化以及他最深刻的感受。

抓住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让赖四清真正的感受到了中国正在与世界更好地融合:“从国家层面来讲,国际产能合作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关注度,从我们的具体工作来看,这三年境外的经贸合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最好形势,对此我深有体会的。”

“十几年前,莱基自贸区鲜有人问津,招商很困难,不仅门庭冷清,而且投资都是当地的小企业、个体户,2015年之前没有一家企业在园区买地,只是租厂房。而现在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前去考察,截止到今年2月,共有116家企业在莱基自贸区注册,其中买地或租厂房的已经有50家企业,中资企业占50%。除数量以外,最大的变化在于自从国家提出并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后,园区的企业状态发生了大变样,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两年多的时间,有10家大中型企业在园区内买地建厂,有些已经开始生产。其中一家建材企业在园区内买地建厂,已投资5000万美元开始试生产。”赖四清对记者讲到:“在非洲当地,很多年轻人把进入当地的中资企业工作,作为一件引以为荣的事情,这状况比十几年前中国大学毕业生争相进入外企工作还激烈。”

中非莱基自贸区位于尼日利亚的经济首都拉各斯东南部的莱基半岛。远望莱基半岛的版图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鳄鱼,尼日利亚莱基自贸区就处在鳄鱼的下颚上。自贸区北边是拉各斯泻湖,南边是大西洋,往东3公里是在建的莱基新港,西北10公里规划有尼日利亚莱基国际机场。鳄鱼是一种伺机捕猎的凶猛动物,一旦找准了时机就会张开大嘴,精准地捕获食物。

今日的莱基半岛正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机,赖四清强调:“境外经贸合作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拉各斯乃至尼日利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拉各斯是非洲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人口高达2100万,工商业占到整个尼日利亚的60%,呈高度垄断、集中态势,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很低。“尼日利亚的经济结构高度畸形,这是一个严重依赖资源型的国家。七十年代以前以农业为主,自从发现石油资源之后,国家的发展完全依赖资源输出,百分之九十的工业品和生活用品都依赖于进口,为中国企业的进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赖四清肯定地说到:“在非洲投资,尼日利亚是最大的市场,这是毋庸置疑的。”

说起自贸区,可能大多数人脑海里都呈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忙碌的港口每天调配着数不清的集装箱,一个个新建的厂房,一片片的产业园区。当记者问起莱基自贸区是如何规划时,赖四清的答案是:“莱基自贸区的目标就是模仿上海浦东新区或天津滨海新区的模式,将莱基自贸区建设成为一座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新城,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园区,而是一个新城的概念。”

时间再往前追溯,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探索在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当时的尼日利亚总统考察深圳特区的时候,希望可以把中国办开发区的经验引到尼日利亚来,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就是发展的动力。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非洲国家首脑们翘首以盼和中国企业合作,当时中国政府承诺对于非洲的八项举措,其中之一是未来3年内,中国政府在非洲建设3~5个经贸合作区。

说起莱基自贸区的来龙去脉,与这次论坛密切相关。据了解,莱基自贸区很早以前是由一家在中国做开发区很有经验的民营企业投资,到了非洲之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加上资金实力薄弱,导致建设速度缓慢。中非合作论坛之后,中国政府加强重视,经过商务部的协调,改由中铁建作为第一大股东牵头,同时中非发展基金进入,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共同组建成立了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中方占股60%,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政府(占股20%)和尼日利亚莱基全球开发有限公司(占股20%)共同投资和建设的经济特区。

通常来说,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面积在3~5平方公里,而莱基自贸区30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接近于澳门总面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是最大,也是在境外最早发展成“气候”的自贸区之一,从2006年1月开始启动,到现在已经进入第12个年头。

抗击风险的平台

这只沉睡的“巨鳄”将要如何发展,赖四清告诉记者:“定位在四个方面,第一,将它定位为拉各斯的卫星城,依托和服务拉各斯。第二,将它定位为充满活力的商贸城,吸取中国开发区的经验,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商贸物流带动人气,由先导产业带动其他行业。第三,将它定位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新城,这是总基础,也跟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倡议和建材企业“走出去”是相吻合的。第四,将它定位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园区。四个方面环环相扣,连接紧密。”

卫星城、商贸城、工业新城、宜居城市是莱基自贸区的目标定位。在产业的规划目标上,中非莱基也做了广泛地研究。

根据尼日利亚国内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情况,并结合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和优质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将中国优势产能和尼日利亚市场结合起来。定位了四大类产业:一、以家具生产、服装鞋帽加工、中高端建材加工、家电生产、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为主的产品加工业和以交通运输设备装备、工程机械组装和电子产品组装为主的产品装配业相结合的高端生产制造业;二、以现代会展、商贸物流、石油天然气仓储和工业物流仓储为主的现代商贸物流业;三、以商业房地产、住宅房地产和工业房地产为主的房地产业;四、融合金融保险、宾馆酒店、休闲度假、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其他城市服务业。所有这四个方面都与国家倡导的国际产能合作紧紧相联、密不可分。

被这块巨大蛋糕吸引而来的中国企业很多,但并不代表到了非洲就能一帆风顺,困难永远出现在走出国门以后。赖四清举了个例子,去过非洲工作出差的人都有一个体会,为什么在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宾馆比北京的还贵?好一点的宾馆订不上,差一点的也要400美元一晚。既然酒店的投资回报率这么高,为什么没人去投资呢?

究其原因,当数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其中用电问题就令人头疼。非洲缺电是常态,政府也只能保证30%~40%的供电量,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电能源都十分匮乏。以及海关报关效率低且腐败问题严重,物流运输不畅通、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诸多问题,一般的企业都会望而却步,即使是大型企业也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做前期工作。

这些问题在莱基自贸区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自贸区内建成的电厂可以保证24小时园区供电,自贸区内还设立了一个海关清关中心,商品运到港口无需排队直接进入园区,进口货物最短清关时间仅需2~3天,同时整个区域的警察分局建立在莱基自贸区的大门口,警察局内有几百个警察巡逻,解决了园区的安全问题。

赖四清列举了一家典型的中国民营家具企业,这家公司早在2003年就进入了尼日利亚市场,起初只做贸易,很快遇到了贸易壁垒问题,后来在当地买地建厂房,又遇到了报关、税收、政府腐败等各种问题;随着莱基自贸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这家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对园区进行了多次考察,2016年进驻自贸区,买地建厂房,一期投资800万美元建厂生产,现在已是当地排名前几位的家具品牌。

“境外经贸合作区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个抗击风险的平台。”赖四清说到:“有了自贸区之后,中国企业家下了飞机不会两眼一抹黑,到了尼日利亚的莱基自贸区,只需要安心的搞生产,完全不用花额外的精力去解决与当地政府沟通,以及法律、政策、文化方面的衔接和语言上的交流障碍等。所有方面的风险都由莱基自贸区替企业抵挡和解决,不再有任何后顾之忧。”

扩展广阔的空间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莱基自贸区在带领中国企业”抱团出海”的同时,也将国家战略纳入到下一步发展规划中。

“只有与国家战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园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不辜负国家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期望。”赖四清表示,接下来首先要大力推进园区外围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外围的道路和天然气管道,改善园区周边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加快园区内部建设,进一步改善园区硬件环境,进一步扩充电厂容量,将海上石油平台的建设提上日程。第三,进一步扩张园区规模,加大招商力度,推动中国企业到莱基自贸区的投资,进一步推动中尼两国间的国际产能合作。比如创新招商模式,引进一些龙头企业,在园区内打造一个“园中园”的模式。园区方面负责建设配套设施,而龙头企业负责建立这座园中的产业园。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利好形势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说到对企业“走出去”的建议,赖四清以在海外坚守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几点呼吁:“第一,我们希望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防控风险。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系统的、符合国际规范和国情的对外投资法。虽然国内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在国外比较欠缺。”他表示,从园区层面来讲,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境外经贸合作区协议,所以建议对于一些重点的经贸合作国家,签订专门的合作区双边协议,对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起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需要将协议框架更加细化,可操作性更强。

第二呼吁发挥好国家对外合作的协同效应。因为目前中国对外的投资项目很多,对外合作可能由不同部门发起的优惠贷款、援助项目、文化培训、国际扶贫项目等方面,如果这些能够形成协同效应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就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正所谓“事半功倍”。

第三个呼吁是中国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支持力度,在海外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回报慢,对拥有资格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应该根据每年基础设施投资的额度,保持给予一定的补贴。

第四个呼吁是加快金融“走出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非常重要,配套金融支持很有必要,但现在步伐偏慢。总体上讲,很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还是感到在金融支持上比较薄弱。中国金融“走出去”既是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也是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方面。

第五个呼吁是帮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解决在“外汇管理”方面遇到的困难,对于真正的境外投资,并对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国外市场,有实际交易背景的项目,还是要给予支持。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