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绿访谈

绿访谈

绿色供应链访谈 周国梅:“APEC蓝”需要“APEC绿”来保障

时间: 2016-05-16    来源:搜狐公益    作者:admin
中国经济的飞速崛起不仅使上亿人摆脱了贫困、更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文化素质的逐渐提升,全社会对于“以环境资源为代价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共识逐渐趋于一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企业环境责任的提升,中国的环境管理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绿色供应链为代表的市场手段将会在中国绿色发展和经济绿色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周国梅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
  问:请您介绍一下绿色供应链的理念,在APEC框架下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周国梅:绿色供应链这个概念源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管理界,它是一种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方式,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流通以及到再回收全过程贯穿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它是一种兼顾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方式,也是利用市场的机制实现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
  在APEC框架下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在三个层面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全球的层面来说,从APEC绿色供应链网络的建设到中美两国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说明中国目前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角色已经从过去的接受和跟随,转变为在一定程度上的引领。
  从国家层面来说,通过绿色供应链的构建,利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实现从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行政手段为主来推动节能减排,到通过市场的力量节能减排的转变。
  在企业层面绿色供应链实际上是企业为主体进行实践的一个过程。企业只有更加绿色化才能够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才能够实现更多的附加值。有很多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意识的企业已经开始了绿色供应链的实践。
  问:今年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出台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成果,包括《环境保护法》20年来第一次修订以及《大气十条》的颁布。现在又加上了绿色供应链的内容。能否介绍一下,我国在经济绿色转型中的不同类型的举措?
  周国梅:今年,除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外,政府还新出台了很多举措和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过去我们改善环境质量比较偏重于行政化,比较偏重于法律法制还有直接管制这样一些手段来使企业合规和守法。这样的手段未来还会进一步通过《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得到强化和加强,但同时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执法成本过高、行政成本过高等。我们引入绿色供应链的手段实际上是更多地激活市场的力量来保护环境。
  如果能够逐步深化去推动整个企业供应链行为的绿色化,那么必将对我国改善整个环境保护的质量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前开展的政策研究,以及在天津等地开展的一系列实践都说明了我们能够采用绿色供应链这样的方式激活市场的力量,采用市场的机制,让企业更自愿地绿化他们的环境行为,绿化他们的商业模式。
  问:以往,通常是我们国家的出口企业符合其他国家的绿色要求,而现在,随着绿色供应链概念的提出,我们的产业也要逐步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对别的国家的产品提出环保的要求?
  周国梅: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绿色供应链能够在区域合作的框架下提出来,说明中国目前的影响力以及在世界格局中的经济地位、影响力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和转型。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以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中心这些机构的成立,实际上也都说明了环境保护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语言在国际合作的格局中已经发挥或者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来讲,环境保护从来都是跟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
  未来,中国还将成为世界消费市场的大国。从投资、消费到贸易都将走向再平衡的阶段。再平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上绿色发展的内涵。“一带一路”的建设会涉及到大量投资,以及大量的互联互通的建设,将给沿线人民带来很多实惠,然而这其中如果不关注环境保护是行不通的。我们的“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一定要加上绿色发展的内容,加上环境保护的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整个格局的建设。
友情链接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