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用绿色发展为转型添彩

时间: 2015-12-18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潘朝晖
       走进位于昆山市千灯镇的华新集团,偌大的电路板生产车间只听隆隆机器声,却见不到几个工人。“公司今年投资3000万元新上了两条自动化生产线,相同的产能,48道工序,原来需要40个工人,而现在只要7个,废水、废气排放量也可大幅减少40%和50%。”公司副总朱灿华向记者介绍。
       作为千灯本土的民营企业,华新集团经过20多年发展,现在已成长为全国电路板行业巨头。华硕电脑、联想手机、海信电视、步步高学习机……这些著名品牌产品,都使用了华新的电路板等元器件。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环保标准日益提高,华新计划投入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其中有2亿元用于机器换人,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千灯镇党委书记李文表示,华新是该镇众多电路板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由于历史原因,化工、电路板、纺织印染等粗放型传统产业曾经占千灯工业的半壁江山,为全镇产业经济起步作出不小贡献,但也带来了污染排放大、能耗高、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为此,我们痛定思痛,提出发展不仅要算眼前的经济账,更要算资源账、生态账、民生账,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问题、保护农业农村生态、建设城乡绿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李文坦言,转型升级就要改变以往熟悉的发展方式,“阵痛”确实很痛,“但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历史使命,既然落在我们这一任干部身上,就必须义不容辞地去完成。”
       的确,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这不仅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情怀,也需要有“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作为。近年来,千灯大力实施经济一流强镇、城乡一体化示范镇、现代农业样板镇、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四镇建设”战略,注重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打造舒适宜居的区域环境作为主要方向,着力将绿色、低碳、环保、节能、集约等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至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各领域,落实到产业转型、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工作的全过程。
        在千灯火炬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监控室,大屏幕实时显示工业区内33家电路板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公司经理刘浏告诉记者,33家企业内部废水进行分质分流,最后经预处理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进入污水处理公司物化、生化处理再进入生态湿地,进一步深度处理后达到国家和太湖流域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排入吴淞江。“依托先进的IC卡智能监控系统,我们可随时采样企业污水的预处理情况是否达标,企业一旦处理不达标,污水厂会马上关阀,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停产处理,直至达标。”
       “十二五期间”,千灯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用于污水厂扩建和提升改造,新增污水管网40公里,全面推广IC智能监控、在线连续监测等智能化监管。深入开展水、气污染整治工程,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累计关停14家治理无望的企业,目前全镇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与此同时,千灯坚持以动力转换为根本,着力推动绿色增长。一方面依托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等综合优势,集中要素资源,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中西国家科技合作基地(西班牙工业园)、现代商贸物流园、日月光封装测试产业园、高科技医疗器械产业园等载体,先后落户了海斯坦普汽车组件、京东商城、日月光半导体、环鸿电子等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以进区入园、完善配套、加强监管、扶持创新等举措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了华新、小小恐龙等一批“老树开花”企业。
      据统计,预计今年千灯镇工业总产值将达55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5亿元,其中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93亿元,占比6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96亿元,占比64%,占比分别较“十一五”末提高约2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该镇化工、电路板、印染三大传统产业产值占比由50%以上下降至约22%,而汽车零部件、电子新材料、品牌民生用品等新三大产业已经发展壮大,产业产值提升至40%。
 

友情链接
二维码